28 5月 2016

轮者无敌:选对车胎助你突破铁人纪录

好轮配好胎,更能发挥轮组的最佳性能。但究竟潜藏在黑嘛嘛的橡胶中,细窄圆滑看似一个样的公路车胎,要如何挑选出最适合你的车胎?毕竟,在过去几月,无论是霸王寒流还是梅雨季,你几乎是风雨无阻的照表操课;终於来到比赛旺季的夏天,是时候验收过去的努力,而透过选择适合的车胎,更能加速你的单车表现,再创铁人巅峰。

车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为单车与柏油路之间的最亲密接触,也因此任何的改变都会很有感。关於车胎的性能,碍於篇幅我们先关注最重要的滚动阻力。以下用科学角度来列点说明…

什麽是滚动阻力?

在平路要将速度控制在40km/h,由於骑士身体质量及单车重量的差异,很可能体重及车重较轻的A骑士只要踩270瓦;而另一位重量级骑士可能要付出350瓦。但随着速度的提升,风阻所占的总体阻力也大幅提升,在时速45km/h,骑士输出的腿力几乎是用来对抗风阻;简单说,骑得越快,风阻的影响越大。另一方面,在爬坡低速落在17km/h的情况下,车胎的滚动阻力就相形重要。造成滚动阻力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之一是来自於胎体的变形,默默吸收掉你的踩踏力量。

另外,其他造成滚动阻力的原因还有胎压丶轮径丶胎宽丶胎体结构以及胎纹等,但整体而言,在路况平整的情况,越高的胎压越不易造成胎体变形,也因此滚动阻力相对较低。

胎宽亦是影响滚动阻力的关键之一,目前胎宽主流为23mm或25mm

车胎宽度

这是近年来单车器材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各车胎厂亦做了不少研究。在过去几年从实证研究中发现,25mm与23mm车胎在同样胎压下,两者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几乎一致;而在面对崎岖路况,25mm车胎的变形量较小造就较低的滚动阻力,因此25mm车胎逐渐成为热门选择。

然而,有另一派论点则认为在全力拼速的情况,例如计时赛或场地赛,胎宽较窄的22-23mm车胎依旧是主流选择。其主因为较窄的胎压可承受较高的工作胎压,例如说某些管胎可承受至160psi,在平顺的路况,越高的胎压会造就较低的滚动阻力。当然,高胎压也会造成硬梆梆的路感,有些选手在竞赛时偏好这种路感。另外,较窄胎宽的风阻较小,加速性也较优。

Vision Metron 55对应於Clincher及管胎系统,图示为已胶合的管胎,黏得一乾二净

车胎款式​​​​​​​

目前车胎的主流系统为开口胎(Clincher)及管胎(Tubular),两种各有其优缺点,最终取决於你的骑乘习惯及个人偏好。以Vision高阶碳纤维轮组而言,大多对应於这两种系统,例如Vision Metron 81 Clincher就是采用常见的开口胎系统,车框为沟槽式设计,方便破胎时迅速拆换车胎。然而,开口胎不耐高压,不像管胎可以承受160psi像是家常便饭,因为管胎是直接将内胎缝在外胎的内缘,加上框体为圆滑式设计,须透过管胎专用胶丶双面胶来黏贴胶合,例如Vision Metron 55管胎款。当然,除了开口胎及管胎系统外,近年来无内胎系统的表现亦值得关注。

Metron 81空力极速好帮手,对应於开口胎及管胎系统

抓地力及复合胶材​​​​​​​

关於竞赛用胎,建议选择车胎的橡胶材质柔软并带有一些乾黏性。俱有这种特性的车胎被定位为高阶款,拥有轻量化及低滚动阻力的特性,升级这种胎可提升速度,却也稍微牺牲车胎的防刺穿能力。另外,竞赛胎一般都没胎纹,也就是所谓的光头胎,是专为夏季乾燥路况所设计,但在骑经水洼路面时要格外注意,以免失控打滑。

TPI织网密度怎麽选?

​​​​​​​最後要谈的是,几乎每一条轮胎虽然外观一样黑嘛嘛,但其内部织网及复合胶材却是大不同。例如车胎是由多层复合结构组成,每一层是由两张单向式网布交错编织。另外,胎体结构密度一般会标示为TPI(织网密度,Threads Per Inch),亦即每张织网罩的密度。整体而言,TPI值越高,代表一英吋内的纤维数量越多,填补缝隙所需的橡胶就更少,因此胎体可做得越薄,路感的反应更灵敏。基本上,TPI高於100的调性较为柔软适合竞赛,而TPI低於100的滚动阻力较大,却也较为耐用,并且胎壁的部分会设计得厚一些,虽然重一些,却也提升防刺穿能力,适合作为平日训练用。

骑好轮选对胎!是时候骑上Vision碳轮发挥真实力,好好玩一场比赛…

而作为爱好MTB的车友,Vision姐妹品牌专攻龙头把手的FSA,也提供一系列MTB优质轮组